人民网>>精准扶贫展>>中国中铁

扶贫路上践行初心使命

在“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摆放着一床印有“半条被子,温暖民心;践行承诺,鱼水情深”的崭新棉被。这床被子便是由中国中铁党委在6月24日向沙洲村全体村民及周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捐赠的710条棉被中的一条。在沙洲村所在的汝城县,有位被当地干部群众亲切称呼为“远道亲人”、“贴心朋友”、“爱心大使”的挂职干部,他便是中国中铁派驻汝城县挂职副县长——张立吉。

2018年,张立吉带着公司重托,到国家级扶贫开发县——湖南省汝城县挂职扶贫,他把对口帮扶作为初心使命,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当作永恒动力,不惧艰辛,用孜孜不倦的身影,在2400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谱写出一个个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2018年度、2019年度连续两年被中共郴州市委考核评定为“优秀”并获嘉奖,获广东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提名奖,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2020年,被郴州市评为“最美扶贫人物”。

聚力扶智,建起了人才摇篮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如何在贫困县实现持续稳定脱贫,张立吉对此格外用心。他马不停蹄奔走在汝城、广州、长沙和北京之间,做汇报,跑项目,争资金。2019年9月,中国中铁投入专项帮扶资金1278.3万元重点建设的工程测量、电气化控制与运行和工程机械驾驶与维修三个专业实训室实现开课教学,中国中铁精准帮扶技能教育培训基地从此落地生根。

他把基地当作孩子,全身心扑在基地建设上面。为把基地尽快建成,他风雨无阻,倾力督工,加班加点成为常态,使得培训基地快马加鞭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援建各专业实训教室成为湖南省建设标准最高的实训教室;为把基地做精做强,他积极向公司汇报争取,2019年投入帮扶资金3000万元,建设两栋学生宿舍楼,解决住宿难题。2020年投入帮扶资金2000万元,建设教学楼,解决教室紧张难题;为扩大基地美誉度和影响力,他千里求才,聘请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模、央企楷模——白芝勇为基地高级讲师,为援建专业学生授课,实现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双提升;为让学生或学员掌握更多技能,他深度调研,与相关培训机构合作探索开展“1+X”教学试点,填补汝城县工程机械驾驶培训机构和资质空白,实现学生和社会培训人员培训取证,持证上岗;为帮助学校建立竞赛制度,传播中国中铁人才理念和企业文化,同时实现“以赛代培”、“以赛促训”,他积极筹办首届“中国中铁工匠杯”职业院校中职学生技能竞赛暨工程测量大赛,援建专业学生成绩优秀,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为发挥基地作用最大化,为教师和学员鼓劲加油,他几乎参加了所有技能培训教育的开班或结业仪式……

在他用心努力下,培训基地建设实现一步一个台阶。对口帮扶专业目前已招生近900人,招生规模实现逐年稳步递增,首届援建专业学生现已陆续在中国中铁各单位及相关企业就业;投入专项帮扶资金实施的“人人有技能”培训工程,为5000多名困难群众有针对性开展辣椒、生姜、茶叶和水果等种植技能培训,对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和致富带头人进行专业技能提升培训。

在他精心努力下,培训基地已茁壮成长为当地的技能培养“人才摇篮”,荣誉也纷至沓来,被湖南省评为“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省级示范点,“人人有技能”培养工程被教育部评为全民“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高质量的教学、高就业的实效,看着一批批技能人才从基地蜕变而出,稳定脱贫步伐更坚定,长期增收梦想更靠实,他倍感欣慰,虽苦犹乐!

聚心攻坚,迈出了坚实步伐

“扶真贫,真扶贫”是张立吉始终恪守的宗旨,把基础打牢了、根基夯实了比什么都重要。他深知赴基层挂职,既是单位委派,更是使命担当。初到汝城,他白天忙工作下乡调研,晚上熬夜学习中央扶贫政策,深入了解汝城发展实际和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迅速转变角色成为一名地道的汝城当地干部。学汝城话、做汝城人、干汝城事,他把自己深深地融入这片热土。

摸清实情精准施策是他抓实扶贫的工作作风。每天早出晚归,他深入田间地头和困难群众家中,到最基层、到第一线,摸核过筛通组公路建设、校园设施改善、安全饮水工程、为民服务平台建设等基础工作,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送物资,帮群众排忧解难。在20个村建设村级“友邻互助”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实现“老有所乐”,受到群众高度认可和好评

发展产业助农增收是他抓准扶贫的工作重点。经过实地调研考察,援助50万元帮助发展产业,与当地茶叶、中药材和蔬菜等企业和合作社一起谋划,建立生产基地,实施“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带动700多户贫困户入股,实现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2800多人,为贫困家庭每年增收2000元至3000元。援助40万元建设大坪镇坪湾村和文明瑶族乡姜阳村机耕道,助力当地南竹产业和水果产业快速发展,收益群众达877户3465人。

完善设施补齐短板是他抓细扶贫的工作中心。他开出“组合拳”坚实脱贫之基,积极安排资金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为民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和功能完善,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难题;投入80万元用于乡村学校设施改造,帮助改善教学环境;积极参与“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帮助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

聚合力量,架起了企地天梯

为助力圆梦,他积极牵线搭桥,实现央企担当和地方攻坚同频共振,心手相牵,联合汝城团县委与所在单位团委组织开展了“展现大湾区央企担当,情暖学子助成长”为主题的圆梦励志夏令营活动,组织汝城县30名贫困家庭优秀学子赴广州学习参观,激发他们励志好好学习,通过知识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联系所在单位开展“一对一”爱心结对帮扶活动,广大干部员工积极踊跃捐款43.5万元,帮助461名孤儿学生、残疾学生和贫困家庭学生,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央企的关心关爱,助力他们学习成长。他还发动单位的党员开展“爱心校服”活动,为四个乡村学校募集700套爱心校服。

为助销当地农产品,他倾情站台,大力推介,参加录制中央电视台《手挽手—精准扶贫 央企在行动》,积极为汝城县辣椒推荐宣传,助力汝城县辣椒产业的发展。他想方设法带货销售,依托派出企业开展消费扶贫,帮助销售各类农产品900多万元,直接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近4000人,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

为助力乡村振兴,他倾智尽力,共谋共举,与所在单位机关党委联系,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帮助贫困村村支两委加强组织建设,机关党委40多名党员赴汝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活动,与马桥镇外沙村村支两委党员共商发展,共上党课,为该村小学捐赠书籍和体育用品。他联系资源,带领四个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有关人员赴毕节市有关县市区就农业产业发展、劳动力培训和就业、精准帮扶等进行学习考察,开拓大家工作思路和视野。

在京粤湘三地,他用辛勤汗水和担当作为,架起了一条连心天梯,汇聚起合力决胜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

聚燃爱心,连起了干群纽带

张立吉(左二)慰问困难党员

“把上门群众当客人待.把村里群众当亲戚走。”这是他与当地群众相融相交的处世之道。

南洞乡山联村何明英是张立吉的帮扶对象,老人家今年70岁,丈夫早逝,大儿子常年在外务工,二儿子患有严重精神病住在县精神病院,老人自己也患有慢性病,无人照顾,生活困难,这让张立吉深感担忧。“我就是您的亲人”,他一句质朴的暖心话,让老人热泪盈眶。他帮助老人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每逢下乡,他总要登门看望,嘘寒问暖,有时自掏腰包帮助老人解困。有一次获悉老人患病晕倒,他帮助联系医院,并托朋友把她接到县中医医院,办理手续,抽时照料。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广泛开展问计问需,足迹几乎踏遍14个乡镇所有村,真帮实扶也体现在各方面——集益乡流溪村范天林老人,今年70多岁,两年内接连遭受失去亲人的打击,自己也出车祸导致残疾,孤身拉扯着两位正读小学的孙子生活。张立吉对此格外用心,自掏腰包对两个孩子资助,同时还向亲朋好友发出爱心集结令,计划助学到他们大学毕业。马桥镇长春村92岁的退伍军人陈发古孤身一人生活,他及时探望并代表县委县政府送上慰问金和关心关怀,老人激动不已,以久违的军礼表达感激之情。文明乡范大胜是有名的老上访户,张立吉在与他交流谈心时,既讲解政策,又关心体贴他的生活,畅谈整整一个上午后两人感情拉近,老范亲切地称呼他为“好兄弟”。马桥镇长春村和集益乡兴隆村的村干部和老人家见到他格外亲切,因为他动员组织爱心企业为两个村196户284名六十周岁以上的老人送去大米、食用油和热水壶等生活用品,待他们亲如家人。他还积极联系爱心企业为三江口瑶族镇学校捐赠30台电脑,安排50万元对120名贫困家庭学生和19户困难家庭进行帮扶,帮助解决学习和生活困难。

两年来,他为汝城县的脱贫攻坚工作竭尽全力。在汝城县脱贫摘帽第三方评估期间,他隐瞒病情,硬抗了近十天,在顺利完成实地考核后,终于瘫坐在地上,被同事们送去医院连续输液四天才病情见好。山水间、阡陌里,日访夜谈,忙碌不休,已是他的工作常态。厚厚的工作日记密密麻麻记满了他工作的点点滴滴;额头上的丝丝白发也见证了他跋山涉水、风雨兼程的扶贫道路……他把爱心和亲情都留给了当地百姓,对家人却满腹愧疚——忙碌奔波,难得见上一面。无数次亲情连线,当工作电话响起,不得不挂掉与家人的视频通话。2019年春节前夕,爱人和孩子远道探望,本来答应带她们看看汝城的好风光,却因抽不开身去陪伴,惹得孩子有怨气地说道“以后再也不来了”。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山东老家过春节的他及时改签车票赶回汝城,投入到全县疫情防控中。白天到乡镇、村和敬老院检查督导防疫工作,晚上和同事值守高速路口。同时,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募捐活动,个人捐款5200元支持防疫工作,在防疫物资紧缺时多方联系为汝城县捐赠30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解燃眉之急。

张立吉秉承着中国中铁“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地——汝城县,用心用情读秒奋战,书写了饱含温度和浓度的扶贫答卷,奏响了充满热度和力度的时代强音! 

图文来源:中国铁路工程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