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精准扶贫展>>中国中铁

中国中铁郝海静:找准穷根,对症下药,发展中药材产业治“穷病”

郴州桂东县地处湘赣边界,从秦皇岛到桂东,相距2000余公里。为何他跨越千里来扶贫?是什么让他走街串巷,做起“红娘”?又是为何不到一年时间,全村村民皆称他为“好书记”?

40岁的郝海静是中国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恒正公司综合室主任。2016年10月,他主动请缨到桂东县上东村开展驻村扶贫。一番考察调研之后,他找准穷根,对症下药,发展中药材产业治“穷病”,不到一年时间,村里1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里,一半以上已成功脱贫。

好思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郝海静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和党员

10月24日,郝海静强忍泪水,选择舍“小家”顾“大家”,义不容辞来到了沤江镇上东村任第一书记,踏上了扶贫的新征程。

驻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一份上东村村情调研报告。为能尽快融入工作,他一方面与村“两委”成员促膝谈心、了解村情、融洽关系;另一方面坚持吃住在村,挨家挨户走访,与群众谈心,熟悉村情,了解民意,分析原因,理清思路。

两个月后,全村贫困户的情况,郝海静了然于胸。

“到这里来,也是先了解工作,也不能去跑腿要钱要资金,首先我们要考虑上东村的发展。”郝海静说。

“‘第一书记’就要有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担当,把脱贫攻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真抓实干,拔掉穷根。只要老百姓富了,再辛苦我都觉得值!”对于“第一书记”的职责,郝海静如是说,要想让贫困群众彻底脱贫,就要把眼光放长远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点是要抓好产业扶贫,利用产业带领群众脱贫。

由于上东村平均海拔900多米,适合中药材种植。虽然部分村民种有厚朴、黄精等中草药材,但种植规模小、销售渠道窄,经济效益并不高。一段时间的调研后,他认为中药材市场前景较好,可作为中长期产业来发展。

好行动: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撸起袖子干

说做就做,在实地考察之后,他一改传统种植模式,采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还当起了“红娘”,在桂东县委政府牵线搭桥帮助下,为村里引进了两家中药材企业,集中流转了300多亩成片土地种植药材,全村103户农户和26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到中草药基地的发展范围,并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此外,他还帮助发展了200亩蔬菜基地,推荐了10多户贫困户到基地去务工,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在办好药材基地的同时,郝海静还一边着手完善基础设施。在他看来,要想发展好产业,就必须把路先修好,打开通往外界的大门。

因此,他积极向桂东县领导汇报申请资金。如今,上东村的主路已从4.5米拓宽至6米,八个小组的通村公路也完成了硬化,农村改厕工作完成了90%,改水的前期工作也已全部完工。

如今的上东村,一条条水泥路贯通全村小巷,一栋栋砖新房整齐矗立,一块块药田整整齐齐,厚朴、紫苏、七叶一枝花等中药材成垄成行,青葱的叶片密密匝匝,迎风摇曳,绽放笑颜。

2017年6月2日,建在上东村的上东、寒口、秋里、大坪4村联合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每个村60千瓦装机容量,按照核算,该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至6万元,项目运行周期为25年,总收益将超过145万元。

好效果: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

驻村8个月来,郝海静深入开展调研,结合村情、民情实际制定年度帮扶计划,重点帮助贫困村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兴产业、解难题办实事、树新风促和谐,上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得到明显改变。

44岁的黄存伟是一名残疾贫困户,以前依靠政府和亲戚朋友救济过日,后来主动创业,自己摸索开展石蛙养殖。郝海静到来以后,积极帮助他收集石蛙养殖技术资料,还主动联系客户,如今,黄存伟的石蛙养殖有模有样,脱贫在望。

上东村坪岗组52岁的贫困户罗益章在郝海静的鼓励下,积极发展七叶一枝花、厚朴、黄精等中药材种植产业,每天细心料理,今年卖药材实现收入17000余元,如今他的药材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60亩。

“这都亏了郝书记,给我们做了示范和表率,我们只要勤劳肯干,何愁脱不了贫。”罗益章充满感激,他计划明年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同时,把分散种植的药材逐步集中起来,方便管护。

看到大伙致富热情高涨,郝海静乘势,根据村里的种养习惯,购买甜玉米种子发放给贫困户种植,种植面积150亩,发放鱼苗开展稻田养鱼160亩,新种枳壳3200多株、七叶一枝花6200余株,发放产蛋鸡1500羽。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郝海静联合驻村工作队,共争取投入帮扶资金134.84万元,大力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帮扶贫困群众发展产业。

如今的上东村,厚朴、紫苏、七叶一枝花等中药材成垄成行,青葱的叶片密密匝匝,长势正旺,药材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上千亩。中药材也成了医治贫困的良方,不到一年时间,上东村村集体收入增加了3万多元,1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66户成功脱贫。郴州桂东县地处湘赣边界,从秦皇岛到桂东,相距2000余公里。为何他跨越千里来扶贫?是什么让他走街串巷,做起“红娘”?又是为何不到一年时间,全村村民皆称他为“好书记”?

40岁的郝海静是中国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恒正公司综合室主任。2016年10月,他主动请缨到桂东县上东村开展驻村扶贫。一番考察调研之后,他找准穷根,对症下药,发展中药材产业治“穷病”,不到一年时间,村里1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里,一半以上已成功脱贫。

好思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0月24日,郝海静强忍泪水,选择舍“小家”顾“大家”,义不容辞来到了沤江镇上东村任第一书记,踏上了扶贫的新征程。

驻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一份上东村村情调研报告。为能尽快融入工作,他一方面与村“两委”成员促膝谈心、了解村情、融洽关系;另一方面坚持吃住在村,挨家挨户走访,与群众谈心,熟悉村情,了解民意,分析原因,理清思路。

两个月后,全村贫困户的情况,郝海静了然于胸。

“到这里来,也是先了解工作,也不能去跑腿要钱要资金,首先我们要考虑上东村的发展。”郝海静说。

“‘第一书记’就要有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担当,把脱贫攻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真抓实干,拔掉穷根。只要老百姓富了,再辛苦我都觉得值!”对于“第一书记”的职责,郝海静如是说,要想让贫困群众彻底脱贫,就要把眼光放长远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点是要抓好产业扶贫,利用产业带领群众脱贫。

由于上东村平均海拔900多米,适合中药材种植。虽然部分村民种有厚朴、黄精等中草药材,但种植规模小、销售渠道窄,经济效益并不高。一段时间的调研后,他认为中药材市场前景较好,可作为中长期产业来发展。

好行动: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撸起袖子干

说做就做,在实地考察之后,他一改传统种植模式,采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还当起了“红娘”,在桂东县委政府牵线搭桥帮助下,为村里引进了两家中药材企业,集中流转了300多亩成片土地种植药材,全村103户农户和26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到中草药基地的发展范围,并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此外,他还帮助发展了200亩蔬菜基地,推荐了10多户贫困户到基地去务工,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在办好药材基地的同时,郝海静还一边着手完善基础设施。在他看来,要想发展好产业,就必须把路先修好,打开通往外界的大门。

因此,他积极向桂东县领导汇报申请资金。如今,上东村的主路已从4.5米拓宽至6米,八个小组的通村公路也完成了硬化,农村改厕工作完成了90%,改水的前期工作也已全部完工。

如今的上东村,一条条水泥路贯通全村小巷,一栋栋砖新房整齐矗立,一块块药田整整齐齐,厚朴、紫苏、七叶一枝花等中药材成垄成行,青葱的叶片密密匝匝,迎风摇曳,绽放笑颜。

2017年6月2日,建在上东村的上东、寒口、秋里、大坪4村联合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每个村60千瓦装机容量,按照核算,该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至6万元,项目运行周期为25年,总收益将超过145万元。

好效果: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

驻村8个月来,郝海静深入开展调研,结合村情、民情实际制定年度帮扶计划,重点帮助贫困村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兴产业、解难题办实事、树新风促和谐,上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得到明显改变。

44岁的黄存伟是一名残疾贫困户,以前依靠政府和亲戚朋友救济过日,后来主动创业,自己摸索开展石蛙养殖。郝海静到来以后,积极帮助他收集石蛙养殖技术资料,还主动联系客户,如今,黄存伟的石蛙养殖有模有样,脱贫在望。

上东村坪岗组52岁的贫困户罗益章在郝海静的鼓励下,积极发展七叶一枝花、厚朴、黄精等中药材种植产业,每天细心料理,今年卖药材实现收入17000余元,如今他的药材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60亩。

“这都亏了郝书记,给我们做了示范和表率,我们只要勤劳肯干,何愁脱不了贫。”罗益章充满感激,他计划明年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同时,把分散种植的药材逐步集中起来,方便管护。

看到大伙致富热情高涨,郝海静乘势,根据村里的种养习惯,购买甜玉米种子发放给贫困户种植,种植面积150亩,发放鱼苗开展稻田养鱼160亩,新种枳壳3200多株、七叶一枝花6200余株,发放产蛋鸡1500羽。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郝海静联合驻村工作队,共争取投入帮扶资金134.84万元,大力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帮扶贫困群众发展产业。

如今的上东村,厚朴、紫苏、七叶一枝花等中药材成垄成行,青葱的叶片密密匝匝,长势正旺,药材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上千亩。中药材也成了医治贫困的良方,不到一年时间,上东村村集体收入增加了3万多元,1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66户成功脱贫。

图文来源:中国铁路工程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