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精准扶贫展>>国家能源集团

红湾村来了个“黑”书记

——国家能源集团驻村第一书记高瑞扶贫故事

驻村第一书记既是中央政策的落点,也是精准扶贫的支点。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精心选派一批机关后备干部到贫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充实驻村工作队,他们成为精准扶贫联通上下的中坚力量。

------题记

“‘黑’书记,你咋又黑了?”

“哈哈哈,是吗?黑点好,黑点健康。”

这个“黑”书记叫高瑞,是国家能源集团委派前往吴堡县寇家塬镇红湾村定点扶贫的驻村第一书记,获评为吴堡县优秀第一书记。

吴堡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夏天太阳一出来,晒得人生疼。2019年7月,刚到红湾村那会儿,正是陕北最炎热的时候,高瑞天天走乡串户,穿梭在田间地头。用自己的双脚,打通了扶贫路上的“最后一公里”。他原本白皙的皮肤早已变成红黑色,朋友和村民都打趣地喊他“黑”书记。

从吴堡县到红湾村的山路,驱车爬坡,驶过46道弯,这是村庄通往城区唯一的公路。这条路高瑞早已烂熟于心,哪里往左转,哪里该减速,他想都不用想就可以准确判断。用他的话说:“在农村干了10个月,才知道真正意义上的接地气。谁是群众?长什么样?坐在办公室里想,和蹲在田埂上看,得到的答案不一样。”

接到组织的委派任务的第一天,高瑞的心里有点忐忑:从未有过农村工作经验的自己,到底能不能干得了这个活?吴堡县的语言难懂,交流起来会不会困难?自己又该如何取得村民、村干部的信任?一连串的问号在他脑海里出现。

“黑”书记:倾情驻村

走马上任红湾村驻村第一书记,一道道难题摆在了高瑞面前。红湾村是经济薄弱村,一无经济实体,二无集体积累,三无完备的党组织基建。

怎么干?

高瑞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沉下心,摸清情况,找到突破口,找准脱贫路子。

为了尽快帮助村里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拿出产业帮扶项目书,高瑞在了解村里关于产业发展的大体想法后,一头扎进产业项目的调研工作中。

来红湾村的第一天,高瑞第一次敲开老乡的院门,实地走访贫困户,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和诉求,但语言成了高瑞与村民沟通的最大障碍。当地的方言不仅常用词发音吐字含糊,而且本土含义的词汇也多,全靠村书记帮忙“翻译”。每次村书记翻译的时候,高瑞都拿一个本子悄悄地把方言标注上汉语拼音。

来到贫困户薛拴发家,四间老旧房屋,其中两间是他和爱人的,一间用于居住,一间用于搁置杂物。屋子里一盘炕连着一个灶台,上面搁着几个绿色油漆面的铁碗,上面还留有几处磕碰的印记。在高瑞的印象里,这种碗也只在六七十年代的电视剧里见到过。空荡荡的家里除了一台老旧冰箱和一台早已淘汰的旧电视机外,也就属那一面不大清楚的镜子上贴着薛拴发一家四口的合影略显温馨。他们家是村里“头号”贫困户,那一次调研让高瑞心里五味杂陈。

于是,高瑞加快了调研的进度。他从政策调研开始,一手拿着贫困户资料,一手掌握扶贫政策。特别是对全村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逐一走访,最大限度了解了贫困户致贫的真实情况和实际诉求后,高瑞从产业、教育、医疗、危房改造等八个方面,为红湾村的贫困户量身打造扶贫方案。此外,高瑞把养殖业和种植业作为红湾村五年经济发展规划的重点产业布局,让薛拴发家这样的贫困户实实在在赚到钱。为了完善五年规划方案,有时候,高瑞经常和村干部讨论到深夜。红湾村的窑洞里,常有虫子和苍蝇,扰得高瑞晚上睡不好。但调研的那段时间,他每天累得倒头就睡。

“黑”书记:坦途不歇脚

自打开春,高瑞就闲不住了。每天一大早,他就在这片地里转转,那片地里瞅瞅。“这批鸡年底可以卖了,那片果林该除草施肥了。”高瑞催促着村民快快动起来。“这些活糊弄不得,时时要操心,处处要留意。”

“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不同发展。”这是高瑞用闲暇时间“啃”出来的扶贫经,他希望把每一项扶贫政策吃透用准,这样能为贫困群众找到脱贫路子。贫困户有的缺技术,有的缺资金,有的找不准项目,把政策弄透彻,让不同的人走不同的发展路子。将“输血”变“造血”,帮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这些都是当下高瑞要考虑的事儿。

薛狗儿家境贫寒,是村里的贫困户,多年前老伴身体未能及时治疗,落下病根,“早就想做手术,攒点钱就有了其他用处,根本轮不上手术的事儿。”采访中,薛狗儿的老伴步履蹒跚,得知是不久前刚做了手术,这笔钱得益于养猪收入。

“多亏了高书记,多次鼓励我们养殖致富,现在我们老两口日子比以前宽松多了。”薛狗儿逢人就夸。在红湾村,像薛狗儿这样有能力搞养殖致富的贫困户是高瑞重点关注的对象。

一天傍晚,高瑞忙完一天的事儿,再次来到薛狗儿家中商议猪的销路问题。

高瑞帮薛狗儿算了一笔账,以市场价27元一斤卖掉了一只猪,净挣3000元钱。考虑到经济成本,高瑞还准备自己开车帮他们送货。高瑞对薛狗儿说:“养猪市场可观,不用顾虑销路问题,你们要精细喂养,两三头猪的销路,我个人帮助你们解决。”

要干就干出个样子,把组织的嘱托记在心头,把群众的利益记在心头。这是高瑞的初心和使命。

在红湾村,高瑞把村民的事当自己的事去办,把村民的困难装在自己的心里惦记着,却常常不能回家探望已经怀孕6个月的妻子。“妻子产检,身边都没有丈夫陪。”讲到这里,平时沉稳的高瑞也动了感情,目光有些闪躲,声音变得哽咽。

“黑”书记:忙“带货”

红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主导产业为红枣种植、散养鸡养殖、肉牛养殖。高瑞深知这些产业项目对贫困农民至关重要,他全力配合村两委班子抓好产业发展,经常奔波在建设工地和田间地头。

2020年以来,尽管新冠肺炎肆虐,但借助国家能源集团消费扶贫政策,红湾村土鸡蛋和土鸡销售金额达18万余元,村里无积压农产品。高瑞还帮助其它村销售挂面、蜂蜜、羊肉、红枣等农产品,销售额达12万余元。目前,红湾村土鸡蛋和土鸡已在神东矿区扶贫产品窗口售卖,并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看到村里的农产品很受欢迎,高瑞又萌生了注册商标的想法,让红湾村的土鸡蛋销往全国市场。他的朋友圈,几乎每天都在更新消费扶贫的产品,鸡蛋、鸡,蜂蜜等等。他还拍起了散养鸡的微视频,传播红湾村散养鸡的特色。“土鸡蛋一盒50元、手工空心挂面一盒60元、新鲜鸭蛋一盒70元,我们的农产品天然原生态,无任何添加剂,纯绿色食品。”不熟悉高瑞近况的朋友,点开他的朋友圈,看到这样的动态都在奇怪,“高瑞,你咋做起生意了。”而那些熟悉他的同事,会用当下很时髦的词称他为“带货官”。

高瑞在职10个月时间里,红湾村老年“幸福院”投用,文化广场建设、完善党组织基地,还搞起多种类养殖基地……

真正扎下根来、扑下身去、蹲到村里,摸清底子、找准路子、迈开步子,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这是高瑞在做的事,也正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早日实现精准脱贫,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底气所在。(刘惠)

图文来源:国家能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