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吴堡县寇家塬镇红湾村里,一声声鸡鸣从山间传来,叫醒了熟睡的人们。村民薛保龙沿着山路穿过一道道弯,30分钟后来到红枣林山脚下——散养鸡养殖地。
这是薛保龙一天工作开始的地方。只见他熟练地从鸡舍门口的大桶中向一旁的小桶里舀满玉米粒,随后拿起一个洋瓷碗,走进鸡舍,咕咕咕地召唤鸡,一群散养鸡“闻声”而来,一窝蜂地围在食槽前,争先恐后地抢起食来。薛保龙从鸡群中出来,把水槽灌满,一路向上山的方向走去。
山脚到山顶,一圈喂下来就得半上午的功夫,薛保龙提着空桶沿途返回,顺路从鸡窝中掏出刚下的鸡蛋,小心翼翼地放进桶手里。
“保龙,土鸡蛋这两天收的咋样了?”国家能源集团派驻到红湾村的第一书记高瑞刚到鸡舍,看见薛保龙正在收鸡蛋后,连忙问到。
“一天收36到37斤,再收几天够了。你看这土鸡蛋,个挺大。”薛保龙将手中鸡蛋上的鸡毛婆娑后,拿给高瑞看。
“最近土鸡蛋销售火爆,昨天神东矿业服务公司又下了一笔1800斤的订单,我估摸着咱们的货备得差不多了。”听到高瑞带来的这个好消息,薛保龙眼里满是欢喜。
就在一年前,没有稳定收入的薛保龙还在为生计发愁。
2019年前,薛保龙在外地干危化品长途运输。为了多挣点钱,只要有人雇,从南到北,全国各地他都跑。薛保龙的大女儿在县城里上小学,妻子带着小儿子陪读,一家人的经济收入主要靠他。然而,原本就紧巴巴的日子,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们一家陷入困境。
“也是时运不好。那天从吴堡出发车子到了山西,我一个没留神和拉煤车追尾了,当时从车里爬出来后发现腿动弹不得,后来被送去医院住了半个月。身体有了好转就回老家修养了一年。那一年做不成营生,眼看着家里那点积蓄花完了,大人娃娃干瞪眼。”薛保龙回想起了当时的情景。
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2019年,在国家能源集团消费扶贫带动下,红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主导产业之一的散养鸡养殖产业不断壮大,务工人数不断增加,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贫困户和困难家庭。薛保龙在内的9人先后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有了转机,薛保龙的生活有了底气。他每天早早到鸡舍,喂鸡、收鸡蛋、打扫卫生,130组鸡舍在他的精心打理下,干净整洁。
“早上6点半准时到养鸡场喂鸡,中午12点多回家吃饭,下午两点半再过来喂鸡、收鸡蛋,收完就下班了,回家了还能照应双方的父母。”这样的营生在薛保龙看来再合适不过了。“由于车祸留下的后遗症,现在每天晚上脚都会隐隐作痛,苦重的活不敢做,在这干一个月能挣3000块。”薛保龙说。
2019年,国家能源集团通过消费扶贫,帮助红湾村销售土鸡蛋、红枣、土猪肉等农特产品,仅5000只散养鸡就为全村带来利润26.5万元。村集体经济有了收入,富了百姓。2020年春节,村里为724户全体村民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薛保龙拿着分到的粮食,激动地说:“这么大范围发放生活物资还是第一次。”
与薛保龙一起负责散养鸡的村民薛栓发,三个月前“跳槽”了。
今年3月,红湾村的文化广场开工建设,集体经济合作社面向村民招工,提供一日三餐,月工资4500元,同样优先贫困户。在高瑞和红湾村党支部书记薛生桂的鼓励下,有建筑工地务工经验的薛栓发决定“转行”,这样每月就能比在散养鸡养殖地多挣1000多块。
村里人都知道,薛栓发是苦命人。从父辈上就是村里典型的因病致贫户。贫穷的家庭就怕子女打光棍。薛栓发20来岁时,父亲四处张罗人说媒。几年间,但凡好人家姑娘不是嫌他穷,就是嫌他嘴拙。26岁那年,有人上门介绍说有个姑娘各方面都好,就是精神方面有缺陷。父亲闷声抽了一包烟后,替薛栓发应了这门亲事。那一年,薛栓发结婚了。
沉寂的家庭随着孩子的到来,增添了不少欢乐。虽然发病时,妻子也常常打骂他,但看着一双可爱的儿女,薛栓发心里没有了怨气。这些年,媳妇在家照料娃娃,薛栓发外出务工,日子清贫但也和乐。三年前,病重的父亲无人照料,妻子带着孩子在邻村上学。在外打工的薛栓发回到村里,照料病榻上的父亲。一年后,久病的父亲终究还是走了,薛栓发伤心之余有了自己的担心:妻子的病却时常发作,孩子上学需要照料,他若再离家打工,有个当紧事也鞭长莫及。
彼时,红湾村的产业发展已成规模。针对贫困户的就业帮扶政策,让薛栓发如沐甘霖。两年时间,在家门口务工有了固定收入的他,干活也愈发卖力。
下午吃过晚饭,薛栓发坐在文化广场新垒砌的围墙旁点燃一根烟,拨通了妻子的电话。
“喂,钱够不够?”
“不多了,孩子这两天要买书了。”
“那我再给你捎上500”
……
由于妻子的手机不能发微信,平日里,薛栓发想孩子时就给妻子打电话问花的钱够不够。几百一千块的捎过去,寄托的是薛栓发对妻儿的思念。
一支烟的功夫很快过去了,薛栓发起身径直走向广场中央,继续搅拌水泥……
傍晚,回到空落落的窑洞里,薛栓发又拿起镜子前那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二女儿出生后,一家人的合影,照片中大儿子躲在妈妈身后探着个小脑袋,妻子怀里抱着二孩,薛栓发坐在一旁,看着照片,薛栓发脸上露出微笑。
到今年6月,薛栓发在文化广场务工已经3个月了,他算了一笔账:如果能干到10月,就能挣3万多,除去开销,今年下来还能有笔存款。他说:“二女儿马上也到上学的年龄,现在能攒点积蓄,多亏有这份营生。”
高瑞告诉记者,“随着红湾村散养鸡、肉牛养殖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的开建,不仅解决了全村人的产业增收,而且带动红湾10余人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
红湾村的就业扶贫只是国家能源集团助力吴堡县脱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当地政府和国家能源集团不断创新就业扶持政策,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打通“扶贫车间、社区工厂”等就业通道,帮助村民就业。国家能源集团投建的东庄挂面厂中贫困户占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从2019年起,连续两年面向吴堡县招聘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切实解决了部分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刘娜)
图文来源:国家能源集团